大众网海报新闻威海2月11日讯(记者程永生见习记者丁淑红)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而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消毒管理,是将疾病拒之门外的关键一步。疫情发生后,威海市疾控中心迅速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消毒组,除了制定全市消毒的技术方案,对个人防护、公共场所消毒进行培训、督导和技术指导,消毒组还在全市开展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疫情来临,他们冲锋在前,与病毒作战!为全市构筑起“内、外围”防控网,确保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防止疫情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面对疫情,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成立消毒组,以最快时间制定消毒技术方案。疫情发生后,市疾控中心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全力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第一时间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并在1月19号成立消毒组。消毒组的工作除了制定全市消毒的技术方案,对个人防护、公共场所消毒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督导的工作外,还在全市开展终末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月23日,在威海市还未出现疫情,国家、省级部门防控方案还未制定下发时,市疾控中心消毒组便根据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与其它省市的试行防控方案,研究商讨制定了《威海市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5种场所消毒指南》,之后随着上级各种防控方案的下发,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当威海市成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居家隔离转入集中隔离时,消毒组连夜参与研究商讨制定《威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对象集中医学观察指南(试行)》,商讨会直到凌晨2点才结束。“这些行动指南让威海市的防控消毒工作更科学,更规范,而严格规范的消毒方案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有力保障。”威海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督导技术培训做保障,冲向一线,疾控人义无反顾。从1月25日,大年初一开始,市疾控中心消毒组对各区管委召集的各级各类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消毒技术培训,确保各基层人员在疫情防控中,规范有序的开展消毒处置工作。当记者问到进入病例(疑似)家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会不会有所担心的时候,消毒组成员张丽丽说:“我们毕竟都是防疫人员,首先会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做好自我防护,所以不会有太多的担心,况且这是我们的使命,更要义无反顾去做。”技术培训长达12小时的督导工作,时刻能看到他们穿梭于各个现场忙碌的身影。无论是对病例家终末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随时消毒工作的指导、后期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还是去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个高速路口、高铁站、机场、码头、各类复工企业进行进行消毒防护工作的督导与技术指导,消毒组的十位成员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为了防止传染源扩散给他人,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各个“敏感区域”。对病家消毒丛勉杰,教授、专家集一身的消毒老科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听从组织安排,足迹遍布整个防疫的战场。丛勉杰告诉记者,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是常态,工作任务什么时候完成,我们就什么时候下班,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在开往下一个隔离观察区的车上,我们组员还会进行方案的讨论,形成书面报告发给上级,因为白天都在外面进行消毒督导和技术指导,只有晚上才能腾出时间进行最新方案的研究和学习讨论。深夜路上依然在探讨方案张丽丽告诉记者,在一次执行湖北车辆消毒的任务的时候,天气特别冷,消毒场所设在空旷的海边,风也特别大,那天她的手机都被冻的自动关机了,但是她却说:“只要能保证大家的健康,只要能让疫情快点结束,自己吃这点儿苦并不算什么。”对湖北籍车辆消毒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消毒组的成员们每天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接到命令,就会立即出发奔赴现场,所有人直至现在都没有休息过一天。而消毒组除了要进行日常消毒及个人防护工作的督导与技术指导外,还要参与市委防控指挥部其它小组的有关消毒、个人防护方面问题的解答,以及解答群众及各种单位消毒知识方面的疑问。不留漏洞、细致规范,消毒组的工作为抗击疫情提供有力保障,战胜疫情更有信心。消毒工作细致繁琐,项目众多,但是消毒组的成员们却力保没有漏洞、规范完整,为广大市民创造安全“无毒”环境。比如隔离观察区的消毒工作,要做到定期督导,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空气、生活垃圾等消毒方法培训,包括消毒剂的选择、使用浓度及配比方法,消毒频次,消毒注意事项、消毒记录的规范完整,医疗废物暂存点的选址及消毒处理等工作,尤其是医学观察者,他们的生活垃圾应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消毒方法,消毒组成员需要给出督导意见书,并给予现场整改建议。而对于督导一线中发现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反馈给上级,然后形成可操作性更强的消毒指南,对全市消毒工作进行进一步指导。记者手记:“疫情不解除,消毒不停歇”,口罩和防护服是他们的标准配置,消杀器械是他们“战斗”的武器,有疫情的地方是他们的前沿阵地,威海市疾控中心消毒组用高效的消毒工作,织牢疫情防控的大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aishizx.com/whhj/1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