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威海新闻
威海名胜
威海房产
威海环境
威海景区
威海气候

在威海,遇见幸福的三种模样

在威海,

遇见幸福的三种模样

幸福生活是什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看法,每座城市的也会给出不同的定义,在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的威海,幸福又是什么样的?

除了广为人知的澄澈海水和“干净到可以出口的空气”,威海的幸福生活,是否还有其他模样?

舒适生活的幸福

总有人在网上怀念从前的慢时光,怀念那份悠闲和从容,却不知,在威海,悠闲正是生活的常态。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有蜿蜒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岬湾相间,星海辉映。绵长的海岸线上,常可见到或步行、或骑行的人,他们肆意呼吸新鲜空气,并与蓝色大海共同织就一副绝美的城市风景画。

在海边成长起来的城市,早已与大海融为一体,威海也不例外。退潮后,去赶海,去挖沙,是威海人的传统娱乐项目之一。当你在礁石间捡到了足够多的螃蟹和贝类,就可以到附近的观景台稍事休息,因为贴心的威海,早已在景色好的滨海公路上,修建了停车场和观景台。

每天下午3点以后,人们可以到渔码头买到最新鲜的海鲜,或者去市区的海滨公园散步,那里有安静守候的阿基米德雕塑,也会偶遇悠闲觅食的蓝喜鹊。

日落前,在半月湾发发呆,或者去金沙滩走一走,威海的一天,便可以在大海的温柔怀抱中进入尾声。

如果说澄澈的海水,干净的空气,更多得益于自然的馈赠,那么威海街道的整洁、生活的便利,则需归功于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与实干。

作为山东省首批城市设计试点,早在年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第一次尝试,威海就把眼光投向了城市建设,出台了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力图将城市建筑与山海环境相融合,在保护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保护历史街区,同时提升城市建设的艺术品位。

年,总书记殷殷嘱托“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威海的城市建设锚定了航向。在威海之前,从未有哪个城市以“精致”作为城市战略,在威海之后,“精致”二字的含义被充实、被赋能。

威海的精致,绝不是停留于表面的美丽,而是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便利和舒适。为此,威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用“绣花”功夫精雕细刻精致城市。

一个个口袋公园悄然布局,一片片老旧社区妥善改善,一条条背街小巷华丽变身……

威海的城市建设,不仅要扮靓“面子”,更要夯实“里子”,从小切口改善大民生,从而真正实现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可以说,在威海,幸福的第一种模样,就是便利而舒适的生活。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十几年来,威海在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均保持第一,去年,获评“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二追逐梦想的幸福

未来城市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意识到这一时代命题的威海,通过打造人才政策洼地、搭建人才引进平台等方式,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道路。

秉持“以诚意打动人才”的理念,威海坚持平台支撑、高端引领,立足威海需求,树立全球视野,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在顶尖人才引进中,积极申请享受省委组织部的“一事一议”相关政策,制定差异化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吸引力和项目聚集度。

此外,威海还通过在人才管理上“放权松绑”,提高人才团队的支持资金,打造更积极、更开放的人才制度体系等方法,不仅吸引人才落地,更要释放人才在威海的活力,促进人与城的共生共赢。

近年来,“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成为威海最响亮的城市名片,威海在双招双引政策中更是明确提出了“一幅山水画、一条创新链、一个创业梦”三个板块,力图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来此创新创业,共同逐梦。

如今,威海的海岸线上布局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北京交通大学(威海)3所双一流高校,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依托创新平台的强大支撑,威海大力培育7大产业集群、10条优势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8.7%。

在威海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不仅有迷人的天际线,琳琅满目的海贝,更有一条条崛起的创新链和正在实现的创业梦。在威海遇见的第二种幸福,是肆意追逐梦想的幸福。

三文明和谐的幸福

威海,是一座为国家安全而生的城市,自明清以来就是海防重镇。

威海的名字,源自“威震海疆”之意,这意味着它在诞生之初,就肩负着独特的民族使命:和平时期,它是对外交流的桥头堡;战争时期,它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因此,磅礴激情的红色文化,正是威海的城市之魂。每个去过刘公岛的人,都会对那尊高大的邓世昌雕像印象深刻,这位为国牺牲的民族英雄手持望远镜远眺的身影,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腾。远眺,望向未知的彼方,是高瞻远瞩,是临危不惧,也是开放包容。海面的硝烟与战火终于散去,历史的新篇章在天福山展开,在这里,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随后,无数革命先烈和爱国科学家以身许国,他们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为党为人民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犹如一颗颗珍宝,在城市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不灭的文化印记。其中最闪耀的一颗,当属“乳娘”精神。79年前,在今天的威海乳山市成立了胶东育儿所,随后10年间,多名乳娘和保育员,秘密养育了名革命后代,在多次日军扫荡和迁徙中,名乳儿无一伤亡。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在战争和炮火中,养育一千多名无血缘关系的孩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又需要多少机智和魄力。从时间跨度和养育婴儿数量来说,胶东育儿所无疑创造了可以载入史册的奇迹。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乳娘用一己之力,给孩童一片安宁,这种胸怀和爱意,也沉淀为威海的文化底蕴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在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指引之下,威海的城市文明建设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三不一礼让”随处见,“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氛围浓厚;城市书房、绘本馆带起全民阅读;文艺巡演进社区、进校园……去年,威海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为精致城市建设铺就文明和谐的底色,也以更高标准推进由“城”的文明向“人”的文明聚集。同时,以红色文化浸润“美丽乡村”,使文明从城区向乡村延伸,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威海,幸福生活的第三种模样,是红色精神引领下的文明和谐。REVIEW◆◆·有人年赚百万,有人“洗脚”上岸,威海“讨海人”的潮流人生·「剧本杀」横出江湖,沉浸式社交被“封神”,戏里戏外“杀”向何方?·「一个年薪百万的梦」我在威海卖房20年,立地求生!·与世界名企共赢!威海底气何在?·这里是「山东-威海」·威海大龄青年的情感博弈:一边相信爱情,一边选择单身!

监制: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孙美玲策划:新平、冷冰文字:迦叶图片:宫举卫、威海图片库签约摄影师孙韶宁、于洋

编辑:鞠磊来源:威海市委网信办、新浪山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eihaishizx.com/whqh/1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