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五岳独尊泰山的所在地,几千年来积淀了无比深沉的文化内涵,今天,让我们跟随历史,从地名来源的角度,重新登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去看看,那些已经被我们遗忘的身边的故事。
济南:山东省会城市,秦朝时,如今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其含义为“济水之南”,是结合济南的地理方位进行命名的。济水俗称大清河,发源于现河南省的济源市,流域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后来因为黄河改道被夺取了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
临沂: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临沂市因驻地临沂市而得名,临沂市原名启阳,秦朝置启阳县。后来汉为避景帝刘启讳,改称开阳县。后于今城北部置临沂县,以城临沂水而得名。沂河,又名沂水,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较大的河流,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北部,是古淮河支流泗水的支流。
潍坊:闻名中外的风筝之都,年初,潍县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华东局鉴于潍县重要战略位置,决定成立特别市,取潍县、坊子首字命名为潍坊特别市。年4月27日,潍县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政府奉省政府命令正式成立。从此,这座城市正式以“潍坊”为名纳入国家版图。
烟台:蓬莱仙境,全中国最让人向往的城市之一。烟台名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
菏泽:"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济水所汇,年久湮塞,遗址在菏泽市东南15公里处。以水名称县,始于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
济宁:《济宁县志》记载,济宁由于未在在老运河指南,越河以北,地势较高,积水泛滥时经常可以免于水患,坐拥济水之安宁,顾成为济宁。也有研究称是因为济宁地处多河交汇处,因此称济,而每当汛期,水势凶猛,流入湖后却十分安宁,故因此成为济宁。
青岛:简称青,别称胶,山东省最大也是最开放富有的城市。青岛市的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青岛所在的海湾因岛得名青岛湾,由此入海的一条小河也被称为青岛河。青岛河口于明万历年间建港,称青岛口;河两岸的两个村落分别得名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河源头的一座山于年也被定名为青岛山。
德州:中国十大地级活力城市,魅力十足。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将黄河更名为德水,汉初因德水而在今陵县设置安德县,北魏改为安德郡,隋文帝开皇九年又在安德郡基础上设置德州。
聊城:“聊城”名字的由来,大体有三说。一曰因“河、水”得名,二曰“因国”得名,三曰因“城邑”得名。其中,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最为人们接受。古时聊城因位于古聊河西岸,并且在聊河一带有聊国,齐灭聊国后,称该城为聊城。秦置聊城县,据《水经注》:“聊城县东北有摄城,《左传》所谓聊摄以东是也。”据《史记正义》:“聊城,春秋时齐高西界。聊,摄也。战国时,亦为齐地。”以古地名名县。
泰安:几千年来,泰山随着历史成为了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随着帝王封禅,泰山被神化,佛道两家、文人名士纷至沓来,给泰山与泰安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泰安也因泰山而得名,从古语“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中来,寓意“国泰民安”。
淄博: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煤田的开发于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的,系对淄川、博山两地的简称。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至此,淄博才正式成为政区名称。年3月9日设立淄博市。
威海:相信爱读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威海这个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地方明洪武三十一年(年),为加强海防,抵御外来侵扰,明朝政府设立威海卫,取“威震东海”之义,威海名称由此而来。
日照:北宋元祐二年(公元年)置日照镇,日照地名始此,因其地濒海“与扶桑相掩映”故名。北宋元祐二年(年)置日照镇,金始置日照县。年与石臼港办事处合并,改设日照市,驻石臼所。该市东临大海,日光先照,故名日照。
枣庄:枣庄是山东省早期的省辖市之一。枣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枣庄市市名由来枣庄唐宋时期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明代属峄县,年撤销峄县设立县级枣庄市,辖原峄城县行政区域,年升格为省辖市。
莱芜:莱芜名称的由来有六说。
一为荒芜说。按字意解释,莱俗称灰菜,芜是田野荒芜,意即荒凉的地方,所以叫莱芜。
二为来无石说。莱城胜利路南端原有一太湖石,再是在莱城西南有一铁石(一说是陨石)。百姓见两石形状怪异,不知从何而来,认为是空中落下来的。按老子的“有生于无”的观点解释,此石来于“无”,因此名“来无石”,借以名县为莱芜。
三为山名说。《左传》曰,与之无山及莱柞是也。应邵云,泰山莱芜鲁之莱柞邑,按此则莱芜之名合两山而言,旧志引莱民播流此谷者误。
四为莱民播流此谷说。《水经注?淄水》:“引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日莱芜。”此谷是指莱芜谷。
五为舞熬说。《炎黄氏族文化考略》,“释来牟,小麦之种,相传自天而来,故呼曰来。是最早种植小麦的部族,自称莱族。大麦之种,其呼曰牟者,以原为牟族所播植,因以祖名大麦为麸。此两族后混处山左各地,今之莱芜,即来牟两族合名。”
六为牟芜音转说。《山东古国考》载:“莱芜是因莱族与牟族杂居得名,古读牟为重唇音,声与芜相似,转写为芜。”
滨州:元朝前没有滨州,但是元朝实行三县联合称作一个州,这样就沾化,蒲城,渤海,三县合称滨州,因为三县都靠海所以取“滨”命名,州治[就是州政府]在渤海县城。滨州最早是这三县的统称,当时没有实际地点,约在明朝滨州在渤海县境内建设了一个宽大新城区,因此州治迁此,就象今天我们也建设了个西城新区一样,这个城已滨州命名,从此渤海县消失。今天的滨州是六县一区的统称。
东营:秦始皇东征胶东半岛时,曾在现在的东营驻扎修整,东大营所在地为现在的东营村,西大营所在地为现在的西营村。后胜利油田在此地会战并建市,用了东营村的名字,起名为东营市。
近
期
热
点
◆邹平掀起悼念学习张成朋热潮
◆济青高铁将调图!邹平站新增7个车次,可直达这些城市!
◆警情通报!邹平男子朋友圈侮辱灭火英雄,已被行政拘留!
◆十万群众夹道相迎!成朋“回家”,感动一座城!
◆点赞!邹平两人捐献宅基地建广场
◆邹平这个村获奖补资金1.32亿元!村民不花钱住上了楼房
来源:头条号
泰安吃货审核
樊兴富制作
胡文静
出品
邹平通讯编辑部(邹平报社)新媒体
电话
-(